2010年10月3日 星期日

青年公園

小時候過中秋不烤肉,但必定要到戶外賞月、吃月餅和柚子,記得某一年中秋節到青年公園賞月,下午就先去草皮上佔位子,青年公園的草地很開闊,但被一排一排的樹木,隔成長長的幾個區域,小時候只是覺得公園採這樣的規劃很特別,但不明就裡,長大後才知道,原來這是高爾夫球場的球道。


▲ 美國 Corona 軍事偵察人造衛星於1969年2月11日拍攝的影像
 (圖片來源:台灣文史資源海外徵集與國際合作計畫


▲ Google Earth 衛星圖,青年公園還是可以看出高爾夫球場的樣子

青年公園所處的地區原本為練兵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也做為飛行場之用,因位於台北市的南區,故又稱為南機場。戰後南機場變成了一大片移民軍眷村,以及佔地約7萬多坪國軍農場。當時台北市內沒有高爾夫球場,高官權貴及富商名流們想打高爾夫球,得搭車到1918年就落成的淡水高爾夫球場,當權者想找個近一點的地方,於是1953年10月16日調動工兵,將南機場國軍農場地上所有的農作物和建築物剷平,興建成有9洞的高爾夫球場,隔年10月3日落成開場啟用。

1953年9月成立的台北高爾夫俱樂部由國防部負責經營,在宣稱要反攻大陸的年代,軍方卻開起高爾夫球場,實在很諷刺。台北高爾夫球場一直使用到1974年3月29日,因為只有9洞場地不夠標準,台北市區地價又貴,球場才交由台北市政府改建成為青年公園,軍方另外選在台北縣汐止鎮五指山興建18洞的新球場,於1976年竣工啟用,但五指山每逢冬季非陰雨即濃霧,根本無法打球,台北高爾夫球俱樂部球場於1983年9月2日再搬遷到桃園縣蘆竹鄉現址,而五指山球場則改建為國軍示範公墓。


▲ 青年公園原本為台北高爾夫俱樂部的球場


▲ 原台北高爾夫俱樂部的會館,現在是青年公園管理所辦公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