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1日 星期二

南方澳

蘇澳是宜蘭地區最重要的港口,早年北迴鐵路尚未開通時,蘇澳港開闢有前往花蓮港及台東的定期航線,以船運接駁鐵路交通。蘇澳原有北方澳及南方澳兩個小漁村,北方澳腹地狹小,南方澳則多為濕地。1921年為開發當地豐富的漁業資源,開始進行南方澳築港工程,投入65萬餘元的工程費用,打造T字型的新漁港船渠面積2萬3,000坪,濬深航道水深約2至3公尺,並將原本濕地填築為平坦的都市計畫建地,開闢道路,興建漁港所需的冰庫、儲油槽及魚巿場等公共建設,至1923年完工。


▲ 由山上俯瞰南方澳漁港全景
 (圖片來源:蘭陽大觀,1933年)


▲ 蘇澳郡南方澳埋立地市區計畫圖
 (圖片來源:台灣總督府檔案)

台灣總督府於1926年向日本內地漁民招手,以補助房屋、漁船、漁具,並給予貸款優惠方式,招募日本高知縣20戶漁民移民至南方澳,隔年再從高知、愛媛、大分等縣招募30戶漁民來到南方澳定居。除了日本移民之外,每年捕魚季節,也有由日本及琉球前來捕捉旗魚、鰹魚、鯊魚、鮪魚的漁船,不但帶來新式漁法,也因為眾多漁船停泊南方澳漁港,帶動南方澳地區修船業鐵工廠的發達。


▲ 蘇澳南方澳水道南方澳市街鐵管配置圖
 (圖片來源:台灣總督府檔案)


▲ Google Earth 衛星圖,南方澳漁港經過二、三期擴建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移民南方澳的日本人被遣返,但當地豐富的漁業資源,馬上吸引更多的漁民遠從澎湖、恆春、小琉球前來,1955年在內埤增闢泊地,也就是南方澳第二漁港,3年之後完工。另1965年於北側南方澳漁港北側再興建小型商港,到了1984年小型商港轉作為南方澳第三漁港,以方便停泊更大型的新式漁船。

2010年9月18日 星期六

板橋驛

清國時代台灣巡撫劉銘傳於1888年5月開始興築台北至桃園間的鐵路,選擇跨越最少河道之路線,自台北出發後,沿途行經大橋頭、海山口(新莊)、打類坑(迴龍)、龜崙嶺(龜山)至桃仔園(桃園),長約15.4公里,於1891年12月竣工,雖僅興建跨越淡水河之鐵橋1座,經費較為節省,但路線行經龜崙嶺坡度陡,以致行車速度緩慢。1895年台灣進入日本統治時代,1899年11月成立總督府鐵道部後,便積極測量並計畫台北至桃園間鐵路改線事宜,決定改由艋舺(萬華)、枋橋(板橋)、樹林、山仔腳(山佳)、鶯歌至桃園,沿途興建有新店溪及第一、第二嵙崁溪等3座鐵橋,新線於1901年10月竣工通車,也就是說台北至桃園間劉銘傳蓋的鐵路只用了10年,就廢線了。


▲ 1922年落成的板橋驛木造建築
 (圖片來源:板橋街誌,1933年)

自1901年鐵路改線行經枋橋,即設有枋橋停車場,1920年更改行政區劃時枋橋被改名為板橋,車站也隨之改名為板橋驛。1922年板橋驛新的木造站房興建完成,一直到1951年才又改成磚造的站房。鐵路地下化之後的新板橋車站早已換了地方,原本的板橋驛現在沒有火車站,只有捷運在這邊設有府中站了。

2010年9月14日 星期二

北門乘降場

清國時代首任台灣巡撫劉銘傳籌組台灣鐵路商務總局,倡議興建鐵路,台北至基隆間的鐵路全長28.6公里,於1887年開工,歷經4年4個月的修築,於1891年10月竣工通車,為台灣鐵路之首。而原清國修築之鐵路線形彎繞且施工品質不佳,以致行車緩慢,1895年台灣歸日本統治後,旋即大幅改修新線,並全面改用60磅之鋼軌,拆除舊線之36磅鋼軌則移供興築台北至淡水間鐵路,以便最快速度完成淡水線鐵路。而後再陸續將清國的舊鋼軌,抽換為較重的新鋼軌,至1916年全數更換完畢。


▲ 台北市的汽動車北門乘降場
 (圖片來源:台灣寫真帖 第2卷 第2集,1916年)

早年稱火車為汽動車,而乘降場則是鐵路沿線的搭乘站。汽動車北門乘降場位在台北市大稻埕北門口街,大約位於現在延平北路與市民大道口旁,於1915年8月17日正式啟用,是當時淡水線火車客運的起站,整座乘降場全部是以阿里山的檜木建造,大頭小腳的外型很有趣。台北至北投間是熱門的火車觀光路線,當時沿途有大正街、雙連、宮の下、唭里岸等站,當時正計畫興建北投至北投公園入口的鐵路支線,即1916年4月1日通車的新北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