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1日 星期一

赤十字病院

日本赤十字社台灣支部病院隸屬於日本赤十字社臺灣支部的慈善醫療事業,提供一般民眾廉價的醫療服務,並作為總督府醫學校的教學醫院。赤十字病院由高木友枝擔任第1任院長,而高木友枝同時亦為台灣總督府醫學校的校長、台北病院的院長以及日本赤十字社台灣支部的副長,赤十字病院即是在高木友枝積極與總督府及赤十字社雙方交涉下,才能由官方提供土地,而與總督府醫學校校舍一併興建,於1905年7月15日正式舉行開院式。

第1代的赤十字病院位於台北市東門町6番地,佔地約1萬7,000坪,與總督府醫學校隔鄰,其土地是由總督府提供,由赤十字社台灣支部以10年為1期與總督府簽約借用,病院的營運也委由總督府辦理,職員多由醫學校兼任,條件為需提供醫學校學生實習之用。病院建築則由總督府官房營繕課小野木孝治技師設計,赤十字社台灣支部自行籌款興建,於1904年2月動工,包括興建本館1棟和病室2棟,病室先於1904年10月完工,本館則在隔年2月竣工,總工程費7萬5,000圓,其中3萬圓由日本本社補助,剩餘部分由台灣支部負擔。

赤十字病院本館為2層樓磚造建築,外型採文藝復興式樣,中央入口設有醒目的鐘塔,斜屋頂上頭開老虎窗,建築基礎抬高以防濕氣,1樓廣間的右側配置有受付室、事務室、外科病者待合室、診療室、準備室、手術室,左側為投藥所、調劑室、內科及眼科病者待合室、診療室、恥室、暗室,2樓則有藥局、應接室、宿值室、院長室、篤志看護婦人室、看護婦休息室、會議室、豫備室。至於2棟病室位於本館後側,為1層樓的平房建築,與本館之間以走廊相連。


▲ 左邊為第1代日本赤十字社台灣支部病院本館,右邊為總督府醫學校
 (圖片來源:臺灣寫真帖,1908年)

而後為了配合台北帝國大學於1936年成立醫學部,同時合併臺北醫學專門學校(前身為總督府醫學校)成為附屬醫學專門部,需要擴大校舍及實習醫院的規模,幾經交涉,決定將赤十字病院原有的本館與病室等建築物,交給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使用,而另外選定鐵道部後方原為台北鐵道工場的土地,無償提供赤十字病院作為遷建之用,總督府再編列預算20萬圓,作為補助赤十字病院新建費用。台北鐵道工場於1935年遷到松山之後,舊工場便空出來,經過官舍遷移及現場清理等工作完成後,於1938年交給總督府官房營繕課興建第2代的赤十字病院。

第2代赤十字病院位於台北市泉町2丁目1番地,基地面積有6,863坪,新醫院為現代化之綜合醫院,工程規模龐大,遂分為3期興建,第1期為本館、診療棟及病棟,第2期為傳染病棟及渡り廊下,第3期為殯堂、看護婦宿舍等。赤十字病院新建工程由總督府官房營繕課負責設計與監造,主體工程由榮興商會承攬施工,自1938年5月16日開工並舉行地鎮祭,歷經3年施工,於1941年6月18日竣工,6月20日舉行落成式,總工程經費為99萬3,643.81圓,其中包括建築工程費52萬25.41圓、建築材料費23萬8,317.09圓、家具設備費1萬9,915.7圓、電氣工程費3萬341圓、電氣材料費5萬2,025.04圓、機械設備費13萬3,019.57圓。


▲ 第2代日本赤十字社台灣支部病院本館外觀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3輯 第3號附錄,1941年)


▲ 本館玄關廣間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3輯 第3號附錄,1941年)

赤十字病院本館為鋼筋混凝土造地上2樓、地下1樓的建築,建築面積為400.89坪,外觀屬現代式樣,外牆貼灰色二丁掛磁磚,於1938年5月17日動工,1940年6月15日竣工,1樓中央區南側為辦公空間,設有事務室、事務長室、應接室、倉庫、宿值室、小使室、湯沸室等,中央區北側為領藥處,設有待合室、現金室、藥局、藥局員室、精煉室、重湯室、注射藥室、洗瓶消毒室等,藥局待合室旁還設有賣店,1樓東側為小兒科,設有待合室、治療室、診療室、隔離室、試驗室及研究室等,1樓西側為放射科,設有待合室、化粧室、太陽燈室、機械室、操作室、暗室、透視寫真室、寫真攝影室等。

本館2樓中央為亦為辦公空間,設有院長室、醫長室、醫員室、會議室、圖書室、看護婦講習室及準備室等,2樓東側為齒科,設有待合室、暗室、技工室、材料室、治療室、手術室及研究室等,2樓西側為試驗空間,設有病理試驗室、化學試驗室、細菌試驗室、培養基室;至於本館的地下室除了藥品倉庫外,大多留作防空避難空間。


▲ 本館2樓會議室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3輯 第3號附錄,1941年)


▲ 本館2樓病理試驗室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3輯 第3號附錄,1941年)

診療棟為2層樓鋼筋混凝土加強磚造建築,建築面積為404.59坪,外觀為現代式樣,與本館同於1938年5月17日動工,1940年6月15日竣工,1樓西側為外科,設有大手術室、小手術室、麻醉室、器具材料室及檢查室、準備室、浴室、脫衣室、診療室、消毒準備室、恥室、繃帶交換室、看護婦豫診室等,1樓中央區為內科,設有隔離室、研究室、豫診室、診察室、檢查室治療室,中央區靠東側為皮膚科,設有治療室、手術室、膀胱檢查室,1樓東側為婦產科,設有研究室、豫診室、診察室、檢查室、試驗室及治療室等。

診療棟2樓西側為病房空間,最多可收容患者31人,設有病室、看護婦室、配膳室,中央區為耳鼻喉科,設有機能檢查室、聽力檢查室、豫診室、檢查室、診察室、傳染病患者診察室、手術室、準備室、暗室、研究室等,2樓東側為眼科,設有治療室、豫診室、診察兼治療室、診察室、手術室、準備室、暗室、研究室等。至於地下室則設有冷房機械室,其餘空間大多作為防空避難室。


▲ 診療棟南側外觀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3輯 第3號附錄,1941年)


▲ 診療棟1樓內科診療室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3輯 第3號附錄,1941年)


▲ 診療棟1樓內科處置室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3輯 第3號附錄,1941年)


▲ 診療棟1樓外科大手術室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3輯 第3號附錄,1941年)


▲ 診療棟1樓外科手術準備室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3輯 第3號附錄,1941年)


▲ 診療棟2樓眼科手術室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3輯 第3號附錄,1941年)

病棟為2層樓鋼筋混凝土加強磚造建築,建築面積為635.37坪,是病院中面積為最廣的建築,最多可收容病患160人,與本館同於1938年5月17日動工,1940年6月15日竣工,1樓配置有6床病室6間、3床病室10間、看護婦室、配膳室、產婦人科手術室、消毒準備室、產室、產湯室及手洗場、產婦人科內診室、外科處置室、洗濯室、浴室、洗面室、便所、污物處理室、賣店、食堂、炊事講習室、炊事場、炊事事務室、炊事夫宿直室、野菜冷凍室、魚肉冷凍室、倉庫、機關室等。2樓配置有6床病室5間、3床病室16間、內科看護婦室、小兒科看護婦室、牛乳調理室、配膳室、內科試驗室、醫直室、洗濯室、浴室、便所、污物處理室等,至於地下室除冷房機械室、配管配電盤室外,其餘為避難室。


▲ 一等病室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3輯 第3號附錄,1941年)


▲ 二等病室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3輯 第3號附錄,1941年)


▲ 三等病室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3輯 第3號附錄,1941年)

傳染病棟亦為2層樓鋼筋混凝土加強磚造建築,建築面積為223.7坪,於1940年2月25日動工,同年10月31日完工,1樓為普通傳染病患者病房,配置有看護婦宿直室、醫直室、檢查室、看護婦室、豫備室、更衣室、配膳室、消毒室、1床病室3間、3床病室7間、浴室、洗面室、便所、污物處理室等,2樓專供為結核病患者病房,內部空間配置大致與1樓相同。

殯堂為1層樓鋼筋混凝土加強磚造建築,外型採東洋樣式,建築面積58.81坪,於1940年9月25日動工,1941年4月20日完工,內部配置有祭場、祭壇、湯沸室、解剖室、死體冷凍機械室、通夜室及便所。


▲ 殯堂正面外觀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3輯 第3號附錄,1941年)

看護婦宿舍共分為甲、乙、丙3棟,其中丙棟並作為洗濯消毒室之用途。看護婦宿舍甲棟為日本式木造平房,建築面積124.9坪,於1940年9月5日動工,1941年3月15日完工,內部配置有婦長室、婦長事務室、看護婦室、修養作法室、洗面所、便所、洗手場等。看護婦宿舍乙棟為2層樓日本式木造建築,面積135.5坪,於1940年12月28日動工,隔年4月20日完工,1樓內部配置婦長室、看護婦室、面會室、休養室、事務室、食堂、配膳室、浴室、洗面所、結髮室等,2樓則為看護婦室、作法室、茶室、集會室等。

至於看護婦宿舍丙棟則是由原來的民家改建而成,是2層樓磚造建築,面積98.19坪,1樓為消毒室、洗濯室、乾燥室、整理室、事務室、藁布團再製室、倉庫等,2樓則為婦長室、婦室、洗面所及便所。


▲ 看護婦生徒寄宿舍外觀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3輯 第3號附錄,1941年)


▲ 日本赤十字社台灣支部病院配置圖,紅色字是林小昇標註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3輯 第3號附錄,1941年)


▲ 美軍於1945年6月17日拍攝的航空照片,林小昇用紅色畫出赤十字病院的範圍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 海外歷史圖資徵集與典藏


▲ Google Earth 衛星圖,現在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赤十字社台灣支部病院先是改為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但於1947年1月第二附屬醫院改歸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管轄,改名為台灣省立台北醫院。而後為配合台北市於1967年7月1日升格為直轄市,台灣省政府將位於台北市內的台灣省立台北醫院,於1968年5月1日移交給台北市政府管轄,並改名為台北市立中興醫院。至於原本的台北市立醫院,為避免名稱混淆,也配合改名為台北市立仁愛醫院。


▲ 中興醫院改建前的照片,本館建築已長高為3層樓且外牆拉過皮
 (圖片來源:洪致文教授提供)

因中興醫院建築物日漸老舊,台北市政府於1983年即開始規劃改建,不料工程卻連續六次流標,拖延數年無法完成招標作業。直到1993年才完成發包,隨即開始拆除舊有醫院建築,改建工程於1993年8月7日開工,興建地上9層、地下2層的新醫療大樓。至1997年10月13日硬體設施大致完成後先行啟用,新醫療大樓2樓為內、外、骨、婦、兒、眼等各科門診,3樓為洗腎室及復健科門診,5樓則是手術室、燒燙傷中心及內、外科加護病房,6樓以上為病房共有600床,全部改建工程於1998年3月31日正式完工,工程總經費約24億元。

又台北市政府於2005年1月1日將所有市立醫院整合為聯合醫院,台北市立中興醫院改制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新醫療大樓現況

2011年3月19日 星期六

尾辻國吉宅

林小昇週末喜歡到處逛逛,看看老房子。有次經過台北市國語日報社附近,看到一間老房子,越看越覺得眼熟,隨手拍了張照片,回家後一查,果然有所發現。


▲ 某次週末在路上閒逛隨手拍下的老房子

尾辻國吉的住宅位在台北市千歲町2丁目11番地,是一棟和式的2層樓木造建築,以現在的地址來說,是台北市福州街11號。


▲ 尾辻國吉的住宅有別於當時一般制式官舍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2輯 第3號,1930年)

尾辻國吉1883年1月23日出生於鹿兒島,1903年7月從私立東京工手學校畢業,該校是現在私立工學院大學的前身,由東京帝國大學第1任總長渡邊洪基於1887年創立,包括日本建築界元老辰野金吾在內的多位當時帝國大學工科教授,也都在該校任教。尾辻國吉從東京工手學校畢業後,便以20歲的年紀隻身來到台灣,最初受僱於總督府民政部,1907年3月31日正式擔任總督府官房營繕課技手。

尾辻國吉於1917年6月19日被調派擔任台南廳技手,1920年因地方官制改正,許多營繕事務由總督府移交地方州廳主管,因應地方新設官方廳舍的需求大增,總督府開始在地方設立土木技師的制度,而升任成為台南州土木技師。

又依1920年頒定的台灣總督府部內臨時職員設置制及其後的修正條文,總督府專賣局於1922年開始可聘任營繕技師,專責從事工場及設備之營繕工作。經過專賣局長與台南州知事商量後,自1922年7月29日起,尾辻國吉赴台北轉任為總督府專賣局技師,後來在1931年11月30日升任專賣局營繕係長。1928年由井手薰等20位當時台灣權威建築技師,發起成立台灣建築會,尾辻國吉也是其中的一員。

尾辻國吉在他52歲時,因受下背部疼痛所苦,前往在附近兒玉町2丁目33番地開業的南風原朝保醫師看診。這位南風原醫師來自沖繩,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回到沖繩,曾擔任沖繩群島醫學會第1任會長。尾辻國吉經南風原醫師診斷結果為坐骨神經痛,建議他需要休養5個月以上,尾辻國吉遂於1934年7月1日辭去官職養病。

辭官後的尾辻仍持續從事建築設計工作,1937年4月在台南市北門町2丁目61番地落成的台灣日報社,就是由他所設計。這棟包含本館和印刷工場的新式報社建築,就在台南火車站前,報社內有營業室、應接室、圖書館、閱覽室、書庫等,附帶設備有共電式私設電話及交換機、搬運用昇降機,廁所使用當時還不算很普遍的沖水馬桶,可惜該建築現已不存。


▲ 尾辻國吉宅1樓的客間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2輯 第3號,1930年)


▲ 尾辻國吉宅2樓的子供室採西式設計,有書桌,床為上下鋪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2輯 第3號,1930年)

台灣的夏天天氣熱,尾辻國吉特別注意住宅的西曬問題,因此靠西側的房間都有設置陽台,並於東西向開窗以利通風散熱。室內設計依用途別而有不同,應接室、食堂和兒童室為西洋式,寢室和客室則是採傳統日本式設計。

住宅1樓入門玄關左側是應接室,也就是客廳,中間是家族室兼食堂,最後面則是客間。而入門右側為通往2樓的樓梯,樓梯旁是女中部屋和炊事房,再往裡面有化妝室和浴室。尾辻國吉一家人的寢室都在2樓,樓梯上去後有個廣間,然後分別是尾辻夫妻的寢室和子供室,子供室就是小孩房。


▲ 尾辻國吉宅1樓平面圖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2輯 第3號,1930年)


▲ 尾辻國吉宅2樓平面圖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2輯 第3號,1930年)


▲ 美軍於1945年6月17日拍攝的航空照片,林小昇用紅色圈出尾辻國吉宅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 海外歷史圖資徵集與典藏


▲ Google Earth 衛星圖,可與上圖對照該住宅的位置


▲ 尾辻國吉宅的現況,看得出來有額外增建


這是一篇舊文了,原寫於尾辻國吉住宅@林小昇之福爾摩沙研究社

2011年3月18日 星期五

1940年台北市內銅像

林小昇看了1940年版的台北市政二十年史,該書中所列台北市內的銅像人物、職務、材質、形式、建設年月和所在地如下:

水野遵   民政長官    銅製    全身立像 1903年08月 圓山公園內
兒玉源太郎 總督      白色大理石 全身立像 1906年05月 台北公園內
長谷川謹介 鐵道部長    銅製    座像   1910年12月 台北鐵道ホテル前
後藤新平  民政長官    銅製    全身立像 1911年    台北公園內
祝辰巳   民政長官    銅製    全身立像 1911年10月 橢圓公園內
大島久滿次 民政長官    銅製    全身立像 1913年10月 台北州廳前
藤根吉春  農事試驗場長  銅製    胸像   1916年03月 農事試驗所庭內
佛荷里   植物採集家   銅製    胸像   1917年11月 林業試驗所
柳生一義  台灣銀行頭取  銅製    全身立像 1918年09月 台北公園內
爸爾登   衛生工程顧問  銅製    胸像   1919年03月 台北水道水源地
三澤糾   台北高等學校長 青銅製   胸像   1930年10月 台北高等學校庭內
船越倉吉  台北消防組長  銅製    胸像   1933年11月 圓山公園內
樺山資紀  總督      銅製    全身立像 1935年12月 總督府玄關

另依1931年版的台灣紹介最新寫真集,台北市內的銅像應該還有置於台北醫學專門學校大禮堂內的山口秀高與高木友枝2位校長的胸像,台北測候所內有近藤久次郎所長的胸像,以及台北消防所建物露台上的澤井市造組長胸像,書中蒐集了各個銅像的照片。

不過介紹銅像最詳盡的,首推尾辻國吉於1937年在台灣建築會誌第9輯第1號發表的「銅像物語り」這一篇文章,除了上述各銅像外,還提到置於台灣博物館內的總督兒玉源太郎和民政長官後藤新平2座銅像,古亭町了覺寺內有總督佐久間左馬太的胸像,植物園內池畔有植物學家早田文藏博士的額像,第一師範學校校庭內有志保田銖吉校長的胸像,台北醫學專門學校內還有堀內次雄校長的胸像,對銅像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好好讀一讀。


▲ 台灣總督府第4任總督兒玉源太郎的白色大理石雕像
 (圖片來源:Formosa Today,1917年)


▲ 台灣總督府第3任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的銅像
 (圖片來源:臺灣大觀,1912年)


▲ 台灣總督府第4任民政長官祝辰巳的銅像
 (圖片來源:臺灣大觀,1912年)


▲ 台灣總督府鐵道部長長谷川謹介的座像,後遷移至鐵道ホテル門前西北方
 (圖片來源:臺灣大觀,1912年)


▲ 台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第1任場長藤根吉春的胸像
 (圖片來源:臺北高農林學科第一回卒業記念アルバム,1928年)


▲ 台北消防組第1任組長澤井市造的胸像,站前排左邊第3個是船越倉吉
 (圖片來源:船越倉吉翁小傳,1931年)


延伸閱讀:被驅除的藝術品@北投埔林炳炎

2011年3月16日 星期三

七十七銀行

七十七銀行是日本東北地區規模最大的地區性銀行,本店位於宮城縣仙台市。日本在2011年3月11日的大地震及大海嘯中,受創最嚴重的正是東北地區,因此七十七銀行能不能順利挺過這次災難,將會是日本災後重建在金融界的重要指標。

日本於1978年制定國立銀行條例之後,各地銀行如雨後春筍般一個接著一個設立,七十七銀行是第77個申請成立的,因此取名為「第七十七國立銀行」,於1978年12月9日正式開業,由氏家厚時擔任第1任頭取,至1898年3月改組為株式會社七十七銀行。第1代的七十七銀行本店建築位在日本仙台市大町1丁目40番地,而第2代本店搬遷至同一條街上東邊不遠處的4丁目,新建築由日本建築學會創始人之一的松ヶ崎萬長負責設計,於1902年3月15日動工興建,隔年6月竣工,總工程費用為6萬5,000餘圓,1903年8月1日正式啟用。


▲ 第2代的七十七銀行本店於1903年落成,醒目的八角形尖塔最具特色
 (圖片來源:日本地理風俗大系 第4卷,1931年)

第2代的七十七銀行本店是一棟文藝復興式樣的2層樓磚造建築,中央轉角的部分為3層樓,且圓拱屋頂上還佇立著八角形尖塔,總高度約達27公尺,相當醒目,落成後立刻成為仙台市的地標建築。七十七銀行本店建築面積有150坪,1樓配置有營業室、頭取室、取締役室、應接室和庶務室,2樓則為會議室、應接室和雜務室等,屋頂內部為儲藏空間,地下室有金庫和食堂。不過該建築並沒有撐過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7月毀於戰火,現已不存。

七十七銀行本店設計者松ヶ崎萬長早年留學德國,就讀柏林工業大學建築學系,曾受台灣總督府鐵道部之邀,於1907年7月至1919年9月間來台從事建築設計工作,其在台灣的建築作品有台北鐵道ホテル、西門町市場、大稻埕公學校、基隆驛、新竹驛、彰化小學校等。


延伸閱讀:西門町市場@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

2011年3月14日 星期一

羅斯福路三段49、51、53號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49、51、53號,以前的地址是台北市古亭町188番地,台北市政府於2009年11月28日舉辦了一場「百人接力傳瓦情,老屋舊料再利用」的活動,透過拆老屋傳瓦片,讓民眾見證台北好好拆,喔不…是好好看才對。


▲ 美軍於1945年6月17日拍攝的航空照片,當時還沒有拓寬羅斯福路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 海外歷史圖資徵集與典藏


▲ Google Earth 衛星圖,紅色標示的位置現在是羅斯福路三段49、51、53號

在網路上查到,繪畫作品曾兩度入選台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的菅良夫,就住在台北市古亭町188番地。菅良夫畢業於台北一中,於一中就讀時向鹽月桃甫學習繪畫,在1943年的第五屆府展中,以作品「Y君の像」入選,隔年再以「自畫像」入選第六屆府展。菅良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從軍,加入神風特攻隊而戰死。


▲ 菅良夫的畫作「自畫像」,入選第六屆台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資源網 - 台灣美術展覽會資料庫


2011年4月4日補充:
今天查到曾經任職於台灣總督府官房營繕課擔任工手職務的菅種雄,也住在台北市古亭町188番地,不知道菅種雄和菅良夫兩人是不是父子。

2011年3月6日 星期日

台灣商工銀行

台灣商工銀行起源是於1910年5月5日由荒井泰治等29人發起,打算集資100萬圓設立本土的新銀行,創設目的在於協助商工業發展,原先預定取名為台灣興業銀行,不過後來開會決議採用台灣商工銀行的名稱。經過幾天就招募到1,382名股東,募集資金逾25萬圓,已超過預定資本金的四分之一,便於6月21日召開第一次股東會,台灣商工銀行在阿猴街,也就是現在的屏東市設立,由山下秀實擔任第1任頭取。8月11日辦妥會社登記事宜,隔天正式開始營業。

台灣商工銀行於1912年7月1日合併台灣貯蓄銀行,因承接貯蓄銀行的業務,因而將本店搬遷至台北市,地址在台北市大和町4丁目1番地,資本金也因合併而增加至115萬圓。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的經濟不景氣,使得新高銀行和嘉義銀行出現經營困難,台灣商工銀行於1923年7月再合併這2家銀行,並辦理增資至1,600萬圓,擴張至48個營業據點,一舉成為台灣本土規模排行第二大的銀行,僅次於台灣銀行。但還是受到1929年的全球經濟大恐慌影響,金融業哀鴻遍野,台灣商工銀行也不得不辦理減資至500萬圓。

台灣商工銀行在各地的營業據點及其開業日期如下:

本店     1910.08.12 台北州台北市大和町4丁目1番地
大稻埕支店  1923.08.12 台北州台北市永樂町3丁目8番地、8番地之1
基隆支店   1913.03.11 台北州基隆市日新町4丁目7番地
宜蘭支店   1915.05.01 台北州宜蘭郡宜蘭街宜蘭字坤門8番地
羅東支店   1929.03.01 台北州羅東郡羅東街竹林316番地之8
桃園支店   1923.08.20 新竹州桃園郡桃園街桃園字中南104番地
中壢支店   1921.08.12 新竹州中壢郡中壢街興南字中壢老235番地之14
新竹支店   1912.12.16 新竹州新竹市表町3丁目88番地
竹東支店   1923.08.12 新竹州新東郡竹東街竹東字竹東252番地
竹南支店   1934.04.01 新竹州竹南郡竹南庄竹南292番地之1
苗栗支店   1929.08.01 新竹州苗栗郡苗栗街苗栗193番地
台中支店   1918.02.01 台中州台中市榮町2丁目4番地
嘉義支店   1920.03.22 台南州嘉義市元町6丁目10番地
斗六支店   1929.03.01 台南州斗六郡斗六街斗六751番地之1
西螺支店   1929.03.01 台南州虎尾郡西螺街西螺708番地
虎尾支店   1941.01.15 台南州虎尾郡虎尾街虎尾189番地之16
北港支店   1929.03.01 台南州北港郡北港街北港591番地
朴子支店   1934.04.01 台南州東石郡朴子街朴子901番地
鹽水支店   1929.03.01 台南州新營郡鹽水街鹽水860番地
台南支店   1912.08.05 台南州台南市白金町2丁目22番地
麻豆支店   1929.03.01 台南州曾文郡麻豆街麻豆1418番地
佳里支店   1941.04.15 台南州北門郡佳里街佳里1051番地
高雄支店   1912.08.05 高雄州高雄市新濱町1丁目16番地、17番地
岡山支店   1938.05.25 高雄州岡山郡岡山街岡山387番地
鳳山支店   1929.03.01 高雄州鳳山郡鳳山街字大老街20番地
旗山支店   1929.03.01 高雄州旗山郡旗山街旗山383番地之1
屏東支店   1912.07.22 高雄州屏東市屏東242番地
潮州支店   1938.05.25 高雄州潮州郡潮州街五魁寮274番地
東港支店   1929.03.01 高雄州東港郡東港街東港616番地
花蓮港支店  1912.08.23 花蓮港廳花蓮港郡花蓮港街花蓮港高砂通3番戶
南門出張所  1924.12.25 台北州台北市兒玉町2丁目10番地
萬華出張所  1912.11.27 台北州台北市新富町1丁目89番地、90番地
草店尾出張所 1923.08.12 台北州基隆市福德町1丁目23番地
鹽埕出張所  1935.09.22 高雄州高雄市鹽埕町5丁目24番地


▲ 台灣商工銀行本店位在台北市大和町4丁目1番地
 (圖片來源:臺灣商工銀行十年誌,1920年)


▲ 美軍於1945年6月17日拍攝的航空照片,林小昇用紅色畫出台灣商工銀行本店的位置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 海外歷史圖資徵集與典藏


▲ Google Earth 衛星圖,可與上圖對照今昔的變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47年台灣商工銀行被接收改組為台灣工商銀行,1949年再更名為台灣第一商業銀行,又於1976年銀行名稱的台灣被拿掉,改稱為第一商業銀行。至1998年1月22日第一商業銀行民營化,至2003年1月2日成立第一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後,第一商業銀行被納入為旗下之子公司。目前一銀除總行外,在國內分行有186家、簡易分行3家,另有國外分行13家、辦事處3家。


▲ 台灣商工銀行本店原址現在是第一銀行

延伸閱讀:台灣貯蓄銀行@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

2011年3月5日 星期六

100篇

第100篇了,來寫一些感想吧。

每次玩新的部落格,一開始都只是好玩,想要隨性亂寫,但每次都越寫越認真,越寫越正經,熬夜寫,絞盡腦汁的寫,到自己都覺得累,就休息一陣子,然後再換另一個部落格重新來過。在這裡已經寫到100篇了,其實也不知道能持續到第幾篇,希望這次能撐更久一點。

總是喜歡尋找比較不知名的老房子,太有名氣的網路上查一下就有,寫多了也沒什麼意思,而且默默無聞的老房子隨時都可能會被拆,不趕快寫下來,拆掉後就被人們遺忘了。曾經寫過一篇台北帝國大學銃器倉庫,這老房子在校園裡存在80年,果然在我寫完沒多久,就掰掰了。


▲ 外表樸素的銃器倉庫默默在操場旁過了將近80年,2009年拆除


▲ 由另一個角度看台北帝國大學銃器倉庫

寫部落格另一個吸引人的地方,是在蒐集資料過程中不斷有新的發現,許多一開始在書本裡、在網路上遍尋不著的老房子,例如昭和ビル台灣倉庫株式會社高雄石油倉庫工業研究所二號館等,在下班後的夜裡,一個一個慢慢挖掘出來,這種成就感只有自己知道。但不是每個故事都有美好結局,有些老房子的身世怎麼找也還是找不到,不留一絲痕跡。

至於另一個想原本寫下看棒球的樂趣,也因為工作忙而減少看球賽的時間,這部分幾乎已經沒有產出了,真希望以後工作能輕鬆一點,不過機率應該不大。

拉拉雜雜亂寫了一篇,真好,又回到寫部落格的初衷。


(2011.03.06補充)
今天上網查了一下,銃器倉庫應該是早在2009年4月1日就跟著地理系館一起被拆了,原本的地理系館現在變成博雅館。


▲ 好久沒回學校,才發現原本應該是小黃館的地方已經變成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