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9日 星期二

博物館

台灣總督府博物館位於台北新公園內,以現在的地址來說,是襄陽路2號。台灣總督府博物館的前身是總督府民政局物產陳列館,總督府於1898年3月公布台灣總督府民政局物產陳列館規程,開始籌備物產陳列館,後來因為總督府官制改正,將民政局改為民政部,館名改稱為台灣總督府民政部物產陳列館,並於1899年4月3日開館,地點在現在北一女中校園內,不過展覽品大多都是日本來的工藝品,僅有少數台灣本土的展品。1901年11月地方行政區劃改為廳制,物產陳列館於1902年6月移交給台北廳管理,改名為台北廳物產陳列館。


▲ 新公園與博物館
 (圖片來源:台灣電力の展望,1938年)

1908年台灣縱貫鐵道全線通車,日本皇室指派由明治天皇的弟弟閑院宮載仁親王來台主持全通式,總督府規劃開設博物館宣來介紹台灣風土文物,順便揚統治台灣十多年來的政績,正好有一棟才剛落成就閒置的彩票局建築可用,便由殖產局編列3萬圓經費籌辦博物館,其中2萬5,000圓用來做5展示櫃等硬體設備,其餘5,000圓供蒐集展覽品之支出,原本的物產陳列館展覽品全數移入,其餘則是向各地徵集,展覽品分為地質與鑛物、植物、動物、人類器具、歷史與教育、農業、林業、水產、鑛業、工藝品、貿易等數類。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附屬博物館於1908年10月24日總貫鐵道全通式當天開幕,開幕前10天免費參觀,自11月3日起,參觀門票每張5錢。

然而彩票局建築並非為了博物館而設計,不但使用上不方便,空間也明顯不足。其實總督府對於設立博物館的地點早有其他的規劃,1906年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和民政長官後藤新平離開台灣,轉任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接在後藤新平之後上任的民政長官祝辰巳,倡議興建「故兒玉總督後藤前民政長官紀念營造物」,以紀念總督兒玉源太郎和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對台灣的貢獻,完成後的建築物將捐贈給總督府成立博物館。祝辰巳組成建設委員會負責募款,每個委員分配責任額度,政商名流都是被要求捐款的對象,高等公務員也要出錢,設定目標將募集30萬圓,其中台灣人15萬圓,日本人10萬圓,高等官員部分要達到5萬圓。


▲ 博物館正面外觀
 (圖片來源:台灣寫真帖 第九集,1915年

故兒玉總督後藤前民政長官紀念營造物募款的工作一直到1913年才達到25萬多圓,便決定開始興建,地點選在台北公園的北側,土地是向台北廳無償借用。1899年台北第一次市區改正就已劃設台北公園預定地,因為創設時間是在圓山公園之後,所以俗稱為新公園。台北公園北側土地在清國時代是台北大天后宮,日本人進台北城後,大天后宮被徵用為台北辦務署廳舍,1901年辦務署裁撤併入台北廳,大天后宮建築陸續有其他機關使用,至1911年遭遇颱風侵襲倒塌後不再修復,而週邊土地也被用來興建總督府醫學校校舍和各機關宿舍等。台北公園南側先於1904年就已經開闢,公園北側則是到了1913年才將地上物都清空,配合興建紀念營造物闢建公園。

故兒玉總督後藤前民政長官紀念營造物是一棟融合希臘神殿柱列和羅馬萬神殿穹窿的西洋式樣建築,共有3層,其由總督府土木局營繕課課長野村一郎主持設計,高石組承攬營造,工程費為24萬7,416.8圓,於1913年4月1日開工,1915年3月25日竣工,中央塔樓全由鋼筋混凝土建造,兩翼則是鋼筋混凝土搭配磚造,建築外觀參採當時歐洲各大博物館流行的希臘神殿式樣,以高聳的多立克(Doric)柱展現出磅礡氣勢,環繞外圍一圈共有60根柱子,而內部挑高的大廳也以30根科林斯(Corinthian)柱相互輝映,包括內圈12根圓柱和外圈20根方柱。中央塔樓上方為穹窿圓頂,光線可由圓頂上的採光窗,透過天花板上的彩繪玻璃灑進內部大廳,以光影營造神聖的氣氛。


▲ 博物館外觀
 (圖片來源:台灣總督府博物館案內,1937年)

1915年4月18日舉行故兒玉總督後藤前民政長官紀念營造物落成儀式,5月11日由紀念營造物建設會委員長內田嘉吉代表捐給總督府作為博物館使用,博物館經過3個月準備期由彩票局建築搬遷至此,於8月20日正式開館。博物館共有3層,最底下稱為地階,由正面的大階梯上去的挑高的大廳則是1樓,大廳內有樓梯可上2樓。根據博物館原本的規劃,正面大階梯上去的大門平時並不開啟,一般民眾的參觀動線,是由大樓梯右側的地階進入公眾出入室,要先換成室內鞋,才能上樓參觀博物館,以維護室內空間的清潔,工作人員的出入口則是在大樓梯的左側。

博物館地階主要是收藏和展覽品準備工作的作業空間,除了公眾出入室、足下室外,其他則是倉庫、標本整理室、剝製室、小使室、番人室、湯沸室。1樓玄關右邊是公眾出入室,左邊是事務室,由中央進入是挑高的廣間,廣間左右兩側有類似教堂「壁龕」的空間,分別擺放總督兒玉源太郎和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的銅像,銅像是委託日本戰前知名的雕刻家新海竹太郎製作。博物館的1、2樓左右兩翼各有2間陳列室,一共8室,參觀動線是由1樓廣間右側的礦物室和展示原住民日常用品開始,接著由最右側樓梯上2樓,2樓右翼展示原住民貴重物和南洋室,左翼2室都為動物室,再由最左側樓梯回到1樓,1樓左翼為林業室和農業室。

▲ 博物館正門
 (圖片來源:台灣博物館の手引,1926年)

博物館第1任館長川上瀧彌是山形縣人,1871年3月4日出生,畢業於札幌農學校,專精植物調查、採集與標本製作,來台灣前曾在熊本農學校任教,1903年10月任職於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農務課,兼任農業試驗場技師,川上瀧彌為了調查植物走遍全台灣,對於各地風物早已熟悉,以其對文物蒐集的熱情,以及研究、教學的專長,由他接下創立博物館的工作是再適合不過了。1910年川上瀧彌發起成立台灣博物學會,發行台灣博物學會會報,1915年為了趕著將博物館由彩票局搬進新落成的兒玉總督暨後藤民政長官紀念館建築,即使生病就醫也是出院後就匆匆趕回工作,1915年8月20日因急性腹膜炎再被緊急送往台北醫院治療,卻已回天乏術而辭世。


▲ 1945年美軍拍攝的空照圖
 (圖片來源:台北市百年歷史地圖

總督府博物館成立時由物產陳列館擴充而成,是隸屬於殖產局的附屬博物館,但由於博物館偏重社會教育功能,與殖產局負責開拓產業的性質不同,1920年10月9日起改為內務局附屬博物館,由內務局學務課課長兼任館長。1922年調整陳列品分類,改為地質與礦物、動物與水產、蕃族(原住民族)、歷史與教育、南支與南洋、雜項等6大類,其中南支指的是南中國地區,增設南支與南洋分類,顯示日本政府以台灣作為研究南方資源的重要基地。1926年台灣總督府新設文教局負責文化教育事務,博物館也隨著移撥成為文教局附屬博物館,並由文教局社會課課長兼任館長,名符其實的成為社會教育機構。


▲ Google Earth 衛星圖,可與上圖對照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總督府博物館被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接收,改稱為台灣省博物館,展覽品經過重新整理,博物館於1946年4月1日重新開館,但因為總督府圖書館在戰爭中被美軍炸毀,無處可復館,博物館1樓借給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圖書館使用,博物館的展覽區只剩2樓。1949年名稱改為台灣省立博物館,隸屬於台灣省政府。1961年博物館封館整修1年,原本借用1樓的圖書館也遷出另外籌建新館,但整修後日本進口大理石被換掉了,又因為室內展示空間不足,館方於1983年把原本南面的陽台外推,1995年整修時,更把屋頂的木桁架拆掉換成鋼骨,硬是多隔出一層樓來作為展覽空間。


▲ 台灣博物館外觀現況

台灣省政府於1998年虛級化,博物館由台灣省政府移交給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並於1999年7月改名為國立台灣博物館,2012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改制為文化部。台灣博物館為解展示空間不足問題,推動「台灣博物館系統計畫」,透過古蹟保存與再利用,陸續完成修復日本勸業銀行台北支店、專賣局南門工場、交通局鐵道部等舊建築,分別規劃成為土銀展示館、南門園區和鐵道部展示間,以不同展覽主題開放民眾參觀,未來更希望再串聯專賣局、交通局遞信部等舊建築,打造首都核心區博物館群,豐富歷史文化資源。


▲ 台灣博物館外觀



2016年11月17日 星期四

Facebook粉絲專頁

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開了Facebook粉絲專頁,歡迎舊雨新知蒞臨指教。

網址為 https://www.facebook.com/linchunsheng.blog


2016年11月9日 星期三

台北測候所

台北測候所位在台北市文武町5丁目3番地,以現在的地址來說,是公園路64號。日本統治台灣初期,對於全然陌生的新環境,不是先蓋官署廳舍,而是在台灣各地興建測候所,進行氣象觀測。第1代的台北測候所為2層樓正十八角形磚造建築,室內面積約107坪,中央為圓形風力塔,高50尺,總工程費30,281圓,於1897年12月19日完工啟用。相較於隔年落成的台南測候所和澎湖測候所都僅有1層樓高,台北測候所負有彙整各地方傳送的氣象調查與天氣預報等任務,因此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


▲ 第1代台北測候所早期為斜屋頂
 (圖片來源:台灣統計要覽,1914年)

台北測候所第1任所長近藤久次郎是東京人,生於1858年7月16日,1878年開始公職生涯,進入日本大藏省工作,1885年擔任內務省技手,1890年擔任日本中央氣象台技手,1896年受台灣總督府之邀,來台灣進行全島調查,規劃設立台北、台中、台南、恆春和澎湖等5處測候所,並擔任台北測候所所長,之後又增設台東和花蓮港等2處測候所,一直到1924年12月17日因病退休返回日本,在近藤久次郎台北測候所服務超過28年,為台灣氣象事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 第1代台北測候所後期改為平屋頂
 (圖片來源:台北市大觀,1931年)

台灣雖是蕞爾小島,卻同時擁有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氣候,以及熱帶海洋環境,為了能夠更進一步瞭解台灣特殊的高山和海洋氣候,總督府於1931年新成立阿里山高山觀測所和高雄海洋觀測所,讓氣象觀測資料更加豐富多元。台北測候所為台灣氣象的行政中樞,統籌各項氣象事務,1934年2月總督府將台北測候所改稱為台北觀測所,以便與一般地方測候所有所區隔,至於台中、台南、恆春、澎湖、台東和花蓮港等測候所名稱則維持不變。


▲ 第2代台灣總督府氣象台廳舍外觀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1輯 第4號,1939年)

台北觀測所廳舍逐漸老舊且空間不敷使用,總督府於1937年10月30日動工興建第2代的廳舍,新的廳舍是鋼筋混凝土造的建築,包括風力塔共有5層樓,建坪為181.509坪,由總督官房營繕課設計,建築工程由清水組承包興建,電氣工程由共益社承攬,整體工程於1938年6月30日竣工。新廳舍完工啟用後不久,台北觀測所於同年的8月4日改制為總督府氣象台,新廳舍也就改稱為台灣總督府氣象台廳舍。


▲ 第2代台灣總督府氣象台廳舍屋頂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1輯 第4號,1939年)

總督府氣象台廳舍外觀屬現代式樣,正面外牆上方有座醒目的時鐘,在室內配置方面,1樓有晴雨計室、時計室、重力計室、地震計室、充電室、無線電室、暗室、燻煙室、庶務室、物品係室、宿直室、小使室、湯沸室,2樓有台長室、應接室、調查室、航空室、觀測室、統計室,3樓有食堂、會議室、製圖室教室、實驗室、圖書室,4樓有機械工作室和天體觀測室,5樓為風信計室。


▲ 1945年美軍拍攝的空照圖,紅色框框處是總督府氣象台
 (圖片來源:台北市百年歷史地圖

總督府氣象台持續擴增各地方觀測所,從台灣最北的彭佳嶼,到最南新南群島的長島(太平島),都設有氣象觀測所,截至1943年,全台灣已有宜蘭、彭佳嶼、新竹、台中、新高山(玉山)、台南、阿里山、高雄、新南(南沙)、恆春、澎湖、台東、紅頭嶼(蘭嶼)、花蓮港等14個觀測所,也在大屯山、大武、新港(成功)等地以及各主要的飛行場設置出張所。此外,總督府氣象台於1942年開辦測候技術官養成所,報考資格為中學校畢業,修業年限1年,以培養在地氣象人才。


▲ Google Earth 衛星圖,可與上圖對照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台灣總督府氣象台改制為台灣省氣象局,1948年1月改稱為台灣省氣象所,隸屬於台灣省政府交通處,1965年9月名稱又改回台灣省氣象局,台灣省氣象局於1971年7月再改制為交通部中央氣象局,位階由省屬機關躍升成為中央機關。原本台灣總督府氣象台的廳舍使用至1991年底,隔年拆除改建為6層樓高的第3代中央氣象局綜合大樓,於1996年3月完工啟用。


▲ 第3代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綜合大樓外觀